大家好,今天冯若析给大家准备的干货是辟组词,辟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以及关于诸侯,汉书,天子这些一系列的精品相关干货,希望各位能认真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辟组词,今天小学生网冯若析小雪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辟》的组词列表,希望下面整理的辟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辟字简介首字母:b,拼音:bi,带声调拼音:bì,pì,注音:ㄅㄧˋ,ㄆㄧˋ,部首:辛,部首比划:7,比划:13,繁体字:闢,字体结构:左右结构,造字法:会意,笔画顺序: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五笔86编码:NKUH,五笔98编码:NKUH,Unicode:U+8F9F,汉字编号:3037,
基本解释
● 辟bì ㄅㄧˋ◎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英文翻译
◎ 辟breakkeep away
辟组词
阿辟(ā pì):邪僻不正。《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骜辟(ào pì):傲慢邪辟。《史记·乐书》:“ 郑 音好滥淫志, 宋 音燕女溺志, 卫 音趣数烦志, 齐 音驁辟骄志,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不用也。”
傲辟(ào pì):见“ 傲僻 ”。
敖辟(áo pì):形容乐音倨放而邪辟。《礼记·乐记》:“ 卫 音趋数,烦志; 齐 音敖辟乔志。” 孔颖达 疏:“言 齐 音既敖很辟越,所以使人意志骄逸也。” 陈澔 集说:“敖辟,倨肆而偏邪也。” 清 方苞 《读<王风>》:“十篇之中,淫志溺志,敖辟烦促之音,无一有焉。”
八辟(bā pì):周 制规定八种人的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可减免刑罚,称为“八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 贾公彦 疏:“案《曲礼》云:‘刑不上大夫。’ 郑 注云:‘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若然,此八辟为不在刑书,若有罪当议,议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於刑罚也。” 孙诒让 正义:“依《曲礼》注义,盖凡入八议限者,轻罪则宥,重罪则改附轻比,乃有刑也。”后来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的亲族、近臣减刑免刑的特权规定。 汉 代改名八议, 三国 魏 正式写入法典,一直沿用到 清 代。
百辟(bǎi pì):(1).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 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 韦昭 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薛综 注:“百辟,诸侯也。”(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 羡之 ( 徐羡之 )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昔人称 谢太傅 ( 谢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般辟(pán pì):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态。
避辟(bì pì):谓免受法律制裁。《孔子家语·正论》:“今我寡也,尔又在位,朝夕恪勤,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辟罪(pì zuì):逃避罪责。《淮南子·兵略训》:“所谓四义者,便国不负兵,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辟罪。”
辟属(pì shǔ):征聘僚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信国辞相》:“未几,工部尚书 徐清叟 进故事,亦讥其辟属之滥, 赵公 愈不自安。”
辟置(pì zhì):谓征聘人才,置为僚属。《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 定保 , 容管 巡官; 曙 , 唐 太学博士……﹝ 隐 ﹞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自此辟置,又荐馆职,遂躋侍从矣。”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参见“ 辟除 ”。
辟质(pì zhì):即辟积。辟,通“ 襞 ”。《仪礼·既夕礼》“有前后裳,不辟,长及觳” 汉 郑玄 注:“不辟质也。觳,足跗也。” 贾公彦 疏:“云不辟质也者,以其凡男子裳不连衣,故皆前三幅,后四幅,辟积其腰閒,示文。今此亦前三后四,不辟积者,以其一服不动,不假上狭下宽也。”
辟治(pì zhì):开发治理。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 三代 之时,山林斥卤,积渐闢治,足给其民。”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及清洁林中道路,保护林中树木。”
辟芷(pì zhǐ):幽香的芷草。《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王逸 注:“江离、芷,皆香草名。辟,幽也,芷幽而香。”一说,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见 朱熹 集注。
辟支(pì zhī):(1).佛教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法定禪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佛同途》:“愿希普门大士,不作辟支菩萨。”参见“ 辟支佛 ”。(2).哔叽的旧译。斜纹的毛织品。
辟召(bì zhào):征召。《后汉书·郑均传》:“ 均 好义篤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汉 朝务求多士,其选不唯公府辟召而已,又有父任兄任皆得为郎。”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 汉 之公府掾、诸卿主事,辟召皆天下名士。” 清 钱谦益 《跋王原吉<梧溪集>》:“ 江阴 王逢 原吉 , 元 末,不应辟召。”参见“ 辟除 ”。
辟仗(pì zhàng):即仪仗、仪卫。因其负责清道保卫,故称。《新唐书·突厥传上》:“我闻 晋王 丁夜得辟仗出,我乘间突进,可犯行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上尝幸 未央宫 ,辟仗已过,忽於草中见一人带横刀,詰之,曰:‘闻辟仗至,惧不敢出,辟仗者不见,遂伏不敢动。’” 胡三省 注:“辟仗者,卫士在驾前攘辟左右,止行人,所谓陈兵清道而后行也。”唐 时贮放兵器的地方。《唐律疏议·卫禁·宫殿作罢不出》:“闢仗之内,人皆出尽,所有兵器,亦不合留。”
辟远(pì yuǎn):荒僻辽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 秦国 辟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辱至於此。”《汉书·南粤传》:“ 南海 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絶新道,自备待诸侯变。”(1).远避,躲得远远的。《礼记·坊记》:“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吕氏春秋·先识》:“ 商王 大乱,沉于酒德,辟远 箕子 ,爰近姑与息。”(2).引申为疏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 楚 不承供贡,辟远兄弟之国。”
辟喻(pì yù):譬喻,比方。辟,通“ 譬 ”。 清 龚自珍 《正译第五》:“乃辟喻説之曰:‘佛説般若,醍醐也,模彷附益者,水也。’”
辟踊(pì yǒng):捶胸顿足。形容哀痛至极。辟,通“ 擗 ”。《礼记·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 孔颖达 疏:“拊心为辟,跳跃为踊。孝子丧亲,哀慕至懣,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淮南子·主术训》:“衰絰菅屨,辟踊哭泣,所以諭哀也。”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志忠 仰天祝曰:‘以先帝之仁圣,遭祸乱至此,今无血胤,海内伤之,若果先帝子,愿天诱其衷。’遂辟踊大哭。”
辟廱(pì yōng):即辟雍。《诗·大雅·灵台》:“於论鼓鐘,於乐辟廱。”《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明堂辟廱,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 徽宗 创立辟廱,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内上舍生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教养于辟廱。” 清 陈鳣 《对策》卷一:“又有学宫等俱在城中,而别建明堂、辟廱於郊外,以存古制,如祭天之坛,冠冕之市也。”参见“ 辟雍 ”。
辟雝(pì yōng):见“ 辟雍 ”。
辟雍(pì yōng):亦作“ 辟雝 ”。辟,通“ 璧 ”。本为 西周 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 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 北宋 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又逕明堂北, 汉光武 中元 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 蔡邕 《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雝也。” 元 方行 《送贾彦临训导霍邱》诗:“承恩自合归 宣室 ,论道安能老辟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周石鼓文》:“ 高宗 纯皇帝 以 乾隆 庚戌亲临辟雍,见石鼓漫泐,为立重栏,以蔽风雨。”
辟隐(pì yǐn):避世隐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孙武 ﹞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
辟引(bì yǐn):征召引荐。《梁书·杨公则传》:“ 湘 俗单家以赂求州职, 公则 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岳 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以为美。”参见“ 辟除 ”。
辟淫:
辟易(pì yì):(1).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瓘 指剑以示曰:‘ 瓘 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赵翼 《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 阔亭 的眼,使 阔亭 的眼光赶紧辟易了。”(2).指屏退;击退。《北史·序传·李晓》:“行至 成皋 ,为 滎阳 令 天水 阎信 所疑,辟易左右,谓 晓 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闻有贼,奋臂前驱,十数人輒辟易千人。”(3).引申为消失。 宋 司马光 《朝鸡赠王乐道》诗:“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羣阴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4).狂疾。《国语·吴语》:“ 员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 越 之擒也。 员 请先死。” 韦昭 注:“辟易,狂疾。”(5).拜服;倾倒。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大雅既沦丧,吾子敦诗书。作者皆辟易,叹君 杨 马 餘。” 清 王晫 《今世说·捷悟》:“每雄谈,四座为辟易。”(6).谓解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陈奇猷 校释:“‘辟易’係古人恒言。《史记·项羽本纪》云:‘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是‘辟易’者,其地原为人或物所佔据而后避开之义。此文既是説耕稼,则田地辟易是相对於田地固冻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冻。”
辟异(pì yì):乖僻怪异。《庄子·秋水》:“行殊乎俗,不多辟异。” 王先谦 集解:“行不随俗,亦不以乖僻立异为多。”
辟倚(pì yǐ):邪僻不正。《管子·法禁》:“卑身襍处,隐行辟倚,侧入迎远,遁上而遁民者,圣王之禁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辟倚,皆邪不正。”
辟謡(pì yáo):对谣言予以澄清或驳斥。 邹韬奋 《造谣与辟谣》:“我们看到塔斯社自从 欧 战爆发以来,几于继续不断地忙着辟谣,使我们深深感觉到我们所处的简直是一个造谣世界!”
辟谣(pì yáo):◎ 辟谣 pìyáo[refute a rumour] 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辟言(bì yán):(1).合乎法度的言论。《诗·小雅·雨无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毛 传:“辟,法也。” 郑玄 笺:“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为陈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韩非子·饰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谓以数治。” 陈奇猷 集释:“辟言,谓合法之言。”(2).邪僻的言论;谬论。《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谓他人恶言相加或口出不逊则走避之。《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有恶言乃去。” 刘宝楠 正义:“恶言,谓不善之言,或言有失礼也。”
辟选(pì xuǎn):对受征召而来的人士加以选拔,授以官职。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凡所辟选升诸帝朝者,莫非瑰才逸秀。”
辟旋(pì xuán):犹便旋。盘桓;徘徊。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是时五言之势又尽。 杜甫 以下,辟旋以入七言。”
辟胁(pì xié):见“ 辟翕 ”。
辟邪(pì xié):偏邪不正。《左传·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 杜预 注:“言为过谬者,自应用刑罚。”《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有两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颜师古 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唐 秦韬玉 《豪家》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又将他制成层迭的花边:有盘龙、对凤、天马、辟邪底花边。”(2).古代宫中对仆役给使的称呼。《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宣王 顿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明帝 ﹞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魏明帝 使给使辟邪,召 司马懿 。辟邪,给使之号,犹 汉 之丞相苍头呼为宜禄也。”(3).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犬白鸡,可以辟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 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方伯取黄缎八尺,求书符辟邪。”(1).屏除邪念。 南朝 陈 徐陵 《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闢邪以律。”(2).驱除邪恶。 明 吕坤 《呻吟语·谈道》:“闢邪不得其情,则邪愈肆;攻疾不对其症,则病愈剧。”
辟小(pì xiǎo):偏僻而狭小。《左传·定公四年》:“以 随 之辟小而密邇於 楚 , 楚 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三国志·蜀志·宗预传》“遗 预 大珠一斛”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 蜀 土辟小,虽云邻国,东西相赖。”
辟陷(pì xiàn):陷人于罪的手法。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罻罗张而县其谷,辟陷设而当其蹊。”
辟嫌(pì xián):犹避讳。指有所顾忌而不直言。《公羊传·桓公十二年》:“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 郑 人战也。”
辟席(pì xí):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礼记·哀公问》:“ 孔子 蹴然,辟席而对。”《管子·小称》:“ 桓公 辟席再拜。”
辟翕(pì xī):亦作“ 辟胁 ”。开合。语本《易·繫辞上》:“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闢,是以广生焉。” 高亨 注:“坤,地也。《集解》引 宋衷 曰:‘翕犹闭也。’ 陆德明 曰:‘闢,开也。’地静而不生草木,则土闭;地动而生草木,则土开。唯其能闭能开,是以能广生。”《汉书·王莽传中》:“《春秋》记地震,《易·繫》《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灾异之变,各有云为。” 颜师古 注:“辟音闢。闢,开也。胁,收敛也。《易·上繫》之辞曰:‘夫《坤》,其动也闢,其静也翕,是以广生焉。’故 莽 引之也。翕胁之声相近,义则同。”《资治通鉴·王莽天凤三年》作“辟翕”。开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妇吻闢翕,杂鼓声,不甚辨了。”
辟污(pì wū):躲避烦难之事。《左传·昭公元年》:“若子之羣吏处不辟污,出不逃难,其何患之有?” 杜预 注:“污,劳事。”
辟位(pì wèi):离开君王之位。《史记·五帝本纪》:“ 尧 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明 宋濂 《跋高宗所书<神女赋>》:“此卷乃辟位后所书,时春秋已高而犹弗之废,诚可谓勤也已。”
辟违(pì wéi):(1).邪僻背理。《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2).指行邪僻背理之事。《史记·五帝本纪》:“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 禹 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辟王(pì wáng):邪僻的君王。《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 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以免祸耳。”君王。《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郑玄 笺:“辟,君也。君王谓 文王 也。”《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郑玄 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
辟土(pì tǔ):(1).开拓疆土。《逸周书·谥法》:“辟土服远曰桓。” 唐 白居易 《裴敞授昭义军判官裴侔授义成军判官各转官制》:“二帅皆勤於奉公,精於辟土。”(2).开垦土地。《淮南子·主术训》:“ 稷 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1).开拓疆域。《吴子·图国》:“闢土四面,拓地千里。”《北齐书·文宣帝纪》:“ 文襄王 外挺武功,内资明德,纂戎先业,闢土服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但他觉得地方还不够,又才准备起粮食在橐囊里面,又准备起弓矢干戈斧钺,要到邻近去辟土开疆。”(2).开垦土地。《韩诗外传》卷二:“夫闢土殖穀者 后稷 也。”
辟头(pì tóu):开头;起首。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 中国 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 巡抚 恩铭 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辟田(pì tián):已开垦的田地。《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开垦田地。《旧唐书·良吏传上·王方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闢田数十顷。”《元史·立智理威传》:“时方以闢田、均赋、弭盗、息讼诸事课守令。”
辟逃(pì táo):躲避。《史记·留侯世家》:“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辟说(pì shuō):邪僻的言论。《汉书·马宫传》:“臣知妾不得体君,卑不得敌尊,而希指雷同,诡经辟説,以惑误上。为臣不忠,当伏斧鉞之诛。”
辟署(pì shǔ):征聘委任。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前代有乡里举选之法,长吏辟署之制,所以明歷试,广旁求,敦行能,息驰騖也。” 宋 苏舜钦 《谘目七》:“仍辟署一二有才识晓边事者,使往来经画于 河北 、 陕西 ,庶知几变,随时制宜。”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按自隋时,海内一命之官,竝出於朝廷,州郡无復有辟署之事。”参见“ 辟除 ”。
辟暑(pì shǔ):避暑。《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时上疾,辟暑 甘泉宫 ,独皇后、太子在。”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素馨》:“以(素馨毬)挂复斗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为之生凉。谚曰:‘檳榔辟寒,素馨辟暑。’”
辟书(bì shū):征召的文书。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陈书·孔奂传》:“司徒 王僧辩 先下辟书,引 奂 为左西曹掾,又除 丹阳 尹丞。” 宋 王安石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诗:“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辟世(pì shì):避世。谓逃避浊世,隐居不仕。《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 卞和 献宝, 楚王 刖之; 李斯 竭忠, 胡亥 极刑。是以 箕子 详狂, 接舆 辟世,恐遭此患也。”《隶释·汉老子铭》:“遗 孔子 以仁言,辟世而隐居,变易姓名。唯恐见知。”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四:“夫 溺 自言‘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郑 不以属之辟世者,未知何意?”
辟士(pì shì):谓征召、任用人。《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 詔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兗州 刺史,增督 南秦 ,凡二十二州。”《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 东都 ,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 曾巩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参见“ 辟除 ”。
辟设(pì shè):◎ 辟设 pìshè[open] 开辟、设立郑州辟设千余家庭病床
辟舍(pì shè):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不敢宁居。《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 闻 缩高 死,素服縞素辟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 司马贞 索隐:“辟音避。避正寝。案:《礼》:‘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
辟杀:
辟色(pì sè):谓避开礼貌不恭者。《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朱熹 集注:“礼貌衰而去。”
辟塞(pì sāi):聚集,充塞。 明 归有光 《洪范传》:“读《洪范》者,当知天人浑合一理。吾之所为,即天之道;天之变化昭彰,皆吾之所为;宇宙之间,充满辟塞,莫非是气;而后知儒者位天地、育万物之功,初不在吾性之外。”古 吴 楚 战地 柴辟 南之要塞。
辟若(pì ruò):譬如。辟,通“ 譬 ”。《管子·四称》:“辟若野兽,无所朝处。”《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明 徐渭 《曲序》:“辟若好琴瑟然,其音无所不具,其抒之於思也,极其所到,怨诽则可以称《小雅》,好色则可以配《国风》。”
辟儒(pì rú):陋儒。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不知譁众取宠,非始辟儒,即 孔子 固已如是。”
辟如(pì rú):譬如;比如。举例时的发语词。辟,通“ 譬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汉书·王褒传》:“辟如女工有綺縠,音乐有 郑 卫 ,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説耳目。”
辟任(pì rèn):举用。 明 方孝孺 《孙伯融传》:“上既才 炎 ,遂以 炎 为 处州 总制,钱穀兵马之籍,悉以委之,不取申报,且以勑牒未署者付之,听其辟任。”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下》:“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僚,今大臣有专擅选官之律。”参见“ 辟除 ”。
辟人(pì rén):(1).避开坏人。指躲避无道之君。《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之人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何晏 集解:“士有辟人之法,有辟世之法。 长沮 、 桀溺 谓 孔子 为士,从辟人之法;己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2).谓驱除行人使避开。《孟子·离娄下》:“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杨伯峻 注:“辟,同‘闢’。古代上层人物出外,前有执鞭者开道,犹如后代的鸣锣开道。”
辟然(pì rán):犹突然,一下子。《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李贵 使一扛隔, 杨官人 棒待落,却不打头,入一步则半步一棒,望小腿上打着, 李贵 叫一声,辟然倒地。”
辟请(pì qǐng):即辟聘。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 叔方 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 仪 自杀”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方 《楚国先贤传》:“ 仪 兄 卢 ,字 威方 。少有德行,为 江 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旧唐书·李晟传》:“晚岁忽於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参见“ 辟聘 ”。
辟寝(pì qǐn):避寝。独居,不御女色,为古代君王的一种自谴行为。《韩诗外传》卷二:“ 哀公 喟然太息,为之辟寝三月,减损上服。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何可復得?’”《韩诗外传》卷二:“ 文公 使人求之,不得。为之辟寝三月,号呼朞年。”
辟强(pì qiáng):(1).古代君主专用之号。取开疆拓土之意。 汉 贾谊 《新书·审微》:“昔者 卫侯 朝於 周 , 周 行人问其名。曰:‘ 卫侯辟彊 。’ 周 行人还之,曰:‘ 啟彊 、 辟彊 ,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一本作“ 辟疆 ”。(2).“ 辟彊园 ”的省称。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鸿渐》:“ 吴门 有 辟彊园 ,地多怪石。 鸿渐 《玩月》诗云: 辟彊 旧林閬,怪石纷相向。”详“ 辟疆园 ”。
辟啓:亦作“ 辟啟 ”。1.开启。《楚辞·天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啟,何气通焉?” 王逸 注:“言天西北之门,每常开啟,岂元气之所通?辟,一作闢,一作开。”2.开辟。指打开通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吾则知先路前驱,而为之辟启廓清者,固必先有其健者矣。”
辟启(pì qǐ):(1).开启。《楚辞·天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啟,何气通焉?” 王逸 注:“言天西北之门,每常开啟,岂元气之所通?辟,一作闢,一作开。”(2).开辟。指打开通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吾则知先路前驱,而为之辟启廓清者,固必先有其健者矣。”
辟聘(pì pìn):征聘;征召。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庞公 乐幽隐,辟聘无所就。”
辟睨(pì nì):见“ 辟倪 ”。
辟匿(pì nì):指偏远闭塞。《史记·秦本纪》:“ 内史廖 曰:‘ 戎王 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录。”躲避,藏匿。《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高祖 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 卢綰 常随出入上下。” 张汉 《鄂城纪事诗》:“不料贼兵渡 湖 , 博军门 闻信先行逃走, 湖 勇亦辟匿,贼至 岳州 ,毫无阻碍,长驱而进。”
辟倪(pì ní):旁视,侧目窥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辟倪两宫閒,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汉书·灌夫传》引作“辟睨”。
辟难(pì nán):避难。《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 惠王 ,天不靖 周 ,生 頽 祸心,施于 叔带 , 惠 襄 辟难,越去王都。”《史记·晋世家》:“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於 周 ,客死焉。”
辟幕(pì mù):起用的幕僚。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中兴人物,多由辟幕起家。其最著者,如 合肥 二 李 之客 曾文正 , 左 刘 二公之客 骆文忠 。”
辟谬(pì miù):驳斥谬论。 鲁迅 《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我﹞曾疑此书为 元 槧,甚招收藏者 德富苏峰 先生的不满,著论辟谬,我也略加答辩。”屏除荒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殷 俗尚鬼,犹不闻以怪诞不经之事被诸声乐,奏於庙堂,矧辟谬崇真之盛世乎?”
辟命(pì mìng):征召,任命。《后汉书·贾逵传》:“ 均 字 少宾 ,安贫好学,隐居教授,不应辟命。”《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大将军 何进 闻 让 才名,欲辟命之,恐不至,诡以军事徵召。” 唐 李颀 《赠别高三十五》诗:“忽然辟命下,众谓趋丹墀。” 宋 王禹偁 《赠别鲍秀才序》:“刺史二千石,絶辟命之路,公卿大夫,无资廕之恩;虽九品下僚,一邑小吏,必由乡举而后进。”
辟名(pì míng):谓库存财物与帐面不符。指因钱财物资短缺而造假帐,以无作有或以少作多。《周礼·天官·宰夫》:“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詔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 郑玄 注:“辟名,诈为书,以空作见,文书与实不相应也。” 孙诒让 正义:“盖辟者,差戾之言,以空作见,即《汉书·食货志》所谓‘多张空簿,府臧不实’。若是,则财用物等与实差戾不相应,故谓之辟名。”
辟面(pì miàn):(1).开头;起首。《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邓九公 闢面开口第一句就讲提亲的这桩事。”(2).正冲着脸;迎面。《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早望见一个人扛着个被套,腰裡掖着根巴棍子,闢面走来。”
辟盟(pì méng):谓开诚心,歃血立盟。《周礼·夏官·戎右》:“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将歃血者,先执其器,为众陈其载辞,使心皆开辟也。”一说,谓开敦盖后歃血为盟。 孙诒让 正义:“窃谓敦有盖,歃血时必先开其盖而后盟,是为辟盟。”
辟门(pì mén):(1).开门。《荀子·议兵》:“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 王先谦 集解:“辟与闢同,开也。”《晏子春秋·谏上二二》:“公恐,觉,辟门召占瞢者,至。”(2).语本《书·舜典》:“询于四岳,闢四门。” 孔颖达 疏:“开四方之门,大为仕路,致众贤也。”后用“辟门”谓广罗贤才。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果朝廷之意有本而无偏,何不使亿兆之人共闻也,则何不仿隆古辟门之法也?”《书·舜典》:“闢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开闢四方之门未开者,广致众贤。”后遂以“闢门”指广开贤路。访求人材。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河内太守庐江周景》:“盖人君者,闢门开窻,号咷博求,得贤而赏,闻善若惊,无适也,无莫也。”《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圣运隆兴,闢门访落,此乃帝王圣典。”
辟逻(pì luó):犹张罗、安排。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词:“辟逻世间万事,推放那边一壁,百尺卧高楼。”
辟闾(pì lǘ):(1).古剑名。《荀子·性恶》:“ 闔閭 之干将、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杨倞 注:“或曰辟閭,即湛卢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辟閭、巨闕,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闕,刺石不銼。” 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 吴 之辟閭, 越 之步光, 楚 之龙泉……知名前代。”(2).复姓。 晋 有 辟闾嵩 。见《晋书·刘琨传》。
辟纑(pì lú):绩麻和练麻。谓治麻之事。《孟子·滕文公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 赵岐 注:“缉绩其麻曰辟,练其麻曰纑,故曰辟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夜夜辟纑,常向隣家借灯火。”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间则辟纑,或为诸孙补纫,针缕不去手。”
辟陋(pì lòu):(1).边远偏小。《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 之伯也,邇於诸 夏 ,而 楚 辟陋,故弗能与争。”《淮南子·修务训》:“今使人生於辟陋之国,长於穷櫩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 高诱 注:“辟,远也;陋,鄙小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起於细微,灭乱 秦 ,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 汉中 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2).偏执鄙陋。《荀子·礼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説入焉而丧。”
辟领(pì lǐng):古丧服之领子。系开丧服而成,故称。《仪礼·丧服》“负广出於适寸” 汉 郑玄 注:“负,在背上者也;适,辟领也。负,出於辟领外旁一寸。” 胡培翚 正义引 吴廷华 曰:“衣当领处纵横各翦入四寸,以所翦各反摺向外,覆於肩,谓之适,亦曰辟领。”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盖丧服之制,前有衰,后有负版,左右有辟领,此礼不见於世久矣。”
辟戾(pì lì):倾斜,倒向一边。《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 汉 郑玄 注:“缀,犹拘也。为将屨,恐其辟戾也。” 贾公彦 疏:“几之两头皆有两足,今竖用之,一头以夹两足,恐几倾倒,故使御者坐持之。”
辟吏(bì lì):(1).被荐举而任用的属吏。《韩非子·八经》:“下约以侵其上……县令约其辟吏,郎中约其左右,后姬约其宫媛,此之谓条达之道。”(2).谓躲避官吏的拘捕。《史记·张丞相列传》:“ 高祖 尝辟吏,吏繫 吕后 ,遇之不谨。”
辟历(pì lì):即霹雳。辟,通“ 霹 ”。《史记·天官书》:“夫雷电、虾虹、辟歷、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汉书·扬雄传上》:“立歷天之旂,曳捎星之旃,辟歷列缺,吐火施鞭。”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长啸》:“须臾,穹窿砰磕,雷鼓之音,忽復震骇,声如辟歷,观者莫不倾悚。”参见“ 霹靂 ”。
辟剌(pì là):乖僻悖理。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文辞卓诡,辟剌离实,曲不应义。”
辟口(pì kǒu):谓将口侧向一边,不对准尊者,以免口气触及尊者。《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唐 孔颖达 疏:“尊者有事问己,己则辟口而对,不使口气及尊者。”
辟空(pì kōng):犹凭空。《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闢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去。”
辟客(pì kè):招纳门客。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本朝公卿多有知人之明,见於择婿与辟客。”
辟举(bì jǔ):开发;开垦。《管子·牧民》:“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尹知章 注:“举,尽也。言地尽辟则人留而安居处也。” 许维遹 校注:“《广雅·释詁一》‘发,举也’,则‘举’亦可训发。辟、闢同。‘地闢举’犹言地开发也。”征召荐举。《后汉书·荀爽传》:“ 爽 见 董卓 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所有本司合置官属,许令辟举,及有合行事件,令依条例以闻。”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下》:“请用辟举之法,而并存生儒之制,天下之人,无问其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於朝廷。”参见“ 辟除 ”。
辟居(pì jū):犹僻处。谓在荒远的地方居住。《汉书·匈奴传下》:“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
辟就(pì jiù):(1).谓亲贵者犯法,必曲法庇之,使避惩罚;疏贱者无罪,定锻炼周纳,使就刑诛。《管子·权修》:“刑罚不审,则有辟就;有辟就则杀不辜而赦有罪。”(2).接近;靠拢。 汉 刘向 《说苑·至公》:“昔 周成王 之卜居 成周 也,其命龟曰:‘予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无中土乎?使予有罪,则四方伐之,无难得也。’” 向宗鲁 校证:“《史记·刘敬传》曰:‘ 成王 即位, 周公 营 成周 ,以为此天下中,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吕氏·长利篇》云:‘惟余一人营居于 成周 ,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3).避开和接近。指取舍。《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辟禁(pì jìn):刑法禁令。《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汉 贾谊 《新书·先醒》:“会诸侯于 汉阳 ,申天子之辟禁,而诸侯説服。”
辟疆(pì jiāng):见“ 辟彊 ”。
辟彊:1.古代君主专用之号。取开疆拓土之意。 汉 贾谊 《新书·审微》:“昔者 卫侯 朝於 周 , 周 行人问其名。曰:‘ 卫侯辟彊 。’ 周 行人还之,曰:‘ 啟彊 、 辟彊 ,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一本作“ 辟疆 ”。2.“ 辟彊园 ”的省称。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鸿渐》:“ 吴门 有 辟彊园 ,地多怪石。 鸿渐 《玩月》诗云: 辟彊 旧林閬,怪石纷相向。”详“ 辟疆园 ”。
辟忌(pì jì):避讳;忌讳。《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以詔辟忌,不违其俗也。”
辟纪(pì jì):法纪。《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絶去《洪范》之法纪,任意妄为,故失道也。”
辟积(pì jī):(1).即襞襀。衣服上的褶裥。辟,通“ 襞 ”。《仪礼·丧服》“幅三袧” 汉 郑玄 注:“袧者,谓辟两侧,空中央也。祭服朝服,辟积无数。”(2).指在衣服上做褶裥。《释名·释衣服》:“素积,素裳也。辟积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
辟鸡(pì jī):肉酱。《礼记·内则》:“麋、鹿、鱼为菹,麕为辟鸡,野豕为轩,兔为宛脾,切葱若薤,实诸醯以柔之。” 郑玄 注:“轩、辟鸡、宛脾、皆菹类也……菹、轩,聂而不切;辟鸡、宛脾,聂而切之。” 孔颖达 疏:“凡大切,若全物为菹,细切者为齏。其牲体大者菹之,其牲体小者齏之,用此,麋、鹿、鱼为菹,及野豕为轩,是菹也。麕为辟鸡,兔为宛脾者,是齏也。” 陆德明 释文:“辟,必益反”。
辟讳(pì huì):避讳。《左传·成公十四年》“婉而成章” 晋 杜预 注:“婉,曲也。谓曲屈其辞,有所辟讳,以示大顺,而成篇章。”
辟回(pì huí):犹辟违。《荀子·成相》:“正直恶,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一》:“辟回即僻违。”参见“ 辟违 ”。
辟阖(pì hé):(1).开合。引申指纵横变化。 宋 秦观 《国论》:“ 秦皇 、 汉武 皆以盖世之气,闢闔宇宙之材,并吞诸侯,攘却 胡 粤 。” 宋 俞文豹 《吹剑录》:“然有模稜之人,己有所欲为,人有所干请,輒数日踌躇不决,否则文按行移,动经旬浹,此无他,精神风采不足以振扬,公廉明敏不足以闢闔。”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而其文则汪洋闢闔,仪态万方,晚 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开辟。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厥堂惟一,厥室惟九,闢闔其三十六户,疏达兮七十二牖。”
辟寒(pì hán):驱除寒气。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君》诗:“前峯亦曾宿,知有辟寒方。”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所以擷芳林下,拾翠巖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彫载琢,方成瑚璉之珍。”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间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辟国(pì guó):开国;建国。 宋 陆游 《雨晴》诗:“山川炳焕似闢国,风雨退收如解严。”
辟官(pì guān):聘用官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孙仲益 书数百字詆之,以为无此事, 南丰 虽尝预修《英宗实録》,未久即去,且 南丰 自为吏属,乌有辟官之理。”
辟怪(pì guài):犹怪异。《墨子·辞过》:“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 毕沅 校注:“辟,僻字假音。”
辟卦(pì guà):君卦;主卦。《汉书·京房传》:“然少阴倍力而乘消息。”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房 以消息卦为辟。辟,君也。息卦曰太阴,消卦曰太阳,其餘卦曰少阴少阳,谓臣下也。并力杂卦气干消息也。” 清 黄宗羲 《答范国雯问喻春山律历》:“按復、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十二卦,名为辟卦。以配十二月。始於 汉 之 京房 。然未尝以之言律吕也。”
辟谷(pì gǔ):(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穀乃长年。”(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米可辟穀。以纯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然而他们之攻击共产主义也,则多因某个共产党人之不惬人意,因而迁怒及其主义,是犹因饭碗之不洁而生辟谷之想。”
辟宫(pì gōng):即守宫。壁虎。《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唐 颜师古 注:“守宫,虫名也。术家云以器养之,食以丹砂,满七斤,擣治万杵,以点女人体,终身不灭,若有房室之事,则灭矣。言可以防闲淫逸,故谓之守宫也。今俗呼为辟宫,辟亦御扞之义耳。” 唐 杜牧 《宫词》之一:“深宫锁闭犹疑惑,更取丹沙试辟宫。”
辟公(pì gōng):指诸侯。《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朱熹 集传:“辟公,诸侯也。”《荀子·王制》:“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明 夏完淳 《咏怀》之四:“辟公援天纪,王道闇不章。”
辟拂(pì fú):犹辅拂。指侍御之幸臣。辟,通“ 弼 ”。《晏子春秋·谏上五》:“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 张纯一 校注引 黄以周 曰:“辟拂,亦侍御之倖臣,此言减倖臣之禄。”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春秋一》:“辟,辅也,与弼义相因……辟拂犹言辅拂。”
辟佛(pì fó):斥佛教,驳佛理。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永叔 不识佛理,强闢佛;不识书,强评书。” 清 郑燮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况自 昌黎 闢佛以来, 孔 道大明,佛焰渐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经四子之书,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此时而犹言闢佛,亦如同嚼蜡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果为 孔子 ,可以闢佛, 颜曾 以下弗能也。”
辟非(pì fēi):避邪,驱邪。《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西门庆 在前厅,叫 徐先生 洒辉,各门上都贴辟非黄符,死者煞高三丈,向东北方而去,遇日游神冲回不出,斩之则吉,亲人勿避。”
辟方(pì fāng):悖理。《史记·秦始皇本纪》:“﹝六王﹞阴通閒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辟灋(pì fǎ):亦作“ 辟法 ”。1.谓开府库视文书券契以查对核证。《周礼·春官·大史》:“若约剂乱则辟灋,不信者刑之。” 贾公彦 疏:“辟法者,辟,开也;法则约剂也。” 孙诒让 正义:“彼注云:‘辟藏,开府视约书。’此辟法即彼辟藏,亦谓开府视其典法之书,考案读之,以辨其然与不也。”(2).刑法。 汉 刘向 《说苑·敬慎》:“昔 夏桀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 禹 之道,毁坏辟法,裂絶世祀,荒滛于乐,沉酗于酒。”
辟法(pì fǎ):见“ 辟灋 ”。
辟咡(pì èr):(1).谓交谈时侧着头,不使口气触及对方,以示尊敬。《礼记·曲礼上》:“负劒辟咡詔之,则掩口而对。” 郑玄 注:“辟咡詔之,谓倾头与语,口旁曰咡。”《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孔颖达 疏:“尊者有事问己,己则辟口而对,不使口气及尊者。” 陆德明 释文:“辟,匹亦反。”(2).指耳语。 唐 周繇 《嘲段成式》诗:“促坐疑辟咡,衔盃强朵颐。” 清 赵翼 《戏老》诗:“只有诸童孙,贪翁含飴饲;辟咡时一来,得食又掉臂。”(3).谓尊长者恳切教诲。 清 钱谦益 《杨凤阁寿宴序》:“遭逢世变,投劾归里,累徵不起。更十年所春秋届七十矣,先生之犹子 司理公 ,承辟咡之训。” 清 魏源 《<曾子章句>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4).指尊长者。 清 魏源 《<论语孟子类编>序》:“况《论语》、《孟子》显白之文,至今如侍辟咡而闻詔告,非《典》、《謨》、《盘》、《誥》聱牙噩詰之比,奚必待传注而后明哉!”
辟耳(pì ěr):古山名。一作 卑耳 。在今 山西 平陆 西北。《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史记·封禅书》作“卑耳”。按,“辟”与“卑”古字通。
辟恶(pì è):(1).祛除瘟病。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卓 使郎中令 王儒 进酖於王,曰:‘服药可以辟恶。’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尔。’” 清 吴伟业 《茧虎》诗:“ 越 巫辟恶鏤金胜, 汉 将擒生画玉臺。”(2).祛除恶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影入著衣镜,裙含辟恶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唐 陆龟蒙 《采药赋》:“南国佳人,佩生香辟恶。”(3).祛邪避灾。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所出度世之法:丸丹八石,金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气,鍊形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絶穀,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
辟牒(pì dié):征召的公文。 唐 李翱 《祭故东川卢大夫文》:“唯公见念,復召为賔,自修辟牒,以復前好,承命而行,不惮远道。”
辟奠(pì diàn):(1).指古代举行丧礼小敛时,搬移祭品。《仪礼·既夕礼》:“小敛,辟奠不出室。” 胡培翚 正义:“辟奠,谓移易之也。”(2).泛指撤去酒食。《国语·晋语二》:“ 优施 出, 里克 辟奠,不飧而寝。” 韦昭 注:“辟,去也。奠,置也。”
辟地(pì dì):(1).开拓疆土。《逸周书·谥法》:“辟地有德曰襄。” 朱右曾 校释:“辟,开广也。”《韩非子·饰邪》:“ 秦 以其大吉,辟地有实,救 燕 有名。”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 燕 袭走 东胡 ,辟地千里,度 辽东 而攻 朝鲜 。”(2).开垦土地。《管子·八观》:“辟地广而民不足者,上赋重,流其藏者也。”《淮南子·修务训》:“ 舜 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穀,令民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旧谓迁地以避祸患。《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去乱国,适治邦。”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四:“ 郑氏 注作者七人,以 沮溺 为辟地者。”开辟疆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曾由 地中海 、 黑海 之间攻服诸游牧部落,闢地至 西印度 。”
辟道(pì dào):古代帝皇出行,先在道路上屏除行人,以防干犯,谓之“闢道”。《晏子春秋·外篇上九》:“ 婴 闻之,古者人君出,则闢道十里,非畏也。”
辟荡(pì dàng):屏除荡涤。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有如驱逐太古来,邪淫辟荡贞心开。”
辟带(pì dài):即壁带。又名悬联。谓屋檐边联结桷头的长木板。辟,通“ 壁 ”。《淮南子·本经训》“乃至夏屋宫驾,县联房植” 汉 高诱 注:“县联,联受雀头著桷者,一曰辟带也。”
辟萃(pì cuì):聚集。 汉 徐干 《齐都赋》:“瑰禽异鸟,辟萃乎其閒。”
辟除(pì chú):(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辟斥(pì chì):驱除斥逐。 前蜀 杜光庭 《汉州王宗夔尚书安宅醮词》:“辟斥凶恶,安復龙神,谢过延恩,祛灾请福。”
辟池(pì chí):即辟雍。辟,通“ 璧 ”。《史记·封禅书》:“ 灃 滈 有 昭明 、 天子辟池 。” 司马贞 索隐:“今谓 天子辟池 ,即 周 天子辟雍之地。故 周文王 都 酆 , 武王 都 滈 ,既立灵臺,则亦有辟雍耳。 张衡 亦以 辟池 为雍。”参见“ 辟雍 ”。
辟称(pì chēng):譬喻称引。辟,通“ 譬 ”。《荀子·儒效》:“而狂惑戇陋之人,乃始率其羣徒,辩其谈説,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韩诗外传》卷五:“夫谈説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辟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
辟尘(pì chén):(1).犹除尘,去尘。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却尘犀,海兽也。然其角辟尘,致之於座,尘埃不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熊胆善辟尘。试之以法,以浄水一器,尘羃其上,投胆粟许,则凝尘豁然而开。”(2).香炉名。《采兰杂志》:“ 沉约 有香炉曰辟尘。”(3).蚊帐名。《采兰杂志》:“ 谢灵运 有帐曰辟尘。”(4).避开尘嚣。指隐居。 傅尃 《焦山南麓寺所集》诗:“稍隔人寰已辟尘,水云深处自成邻。”
辟车(pì chē):(1).谓使行人避开王及诸侯之车。《周礼·秋官·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 汉 郑玄 注:“趋辟,趋而辟行人;若今卒辟车之为也。”(2).指前驱。《后汉书·舆服志上》:“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从车四乘。”(3).离开车子,下车。《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被褐拥鎌,哭於道旁。 孔子 辟车与之言。”
辟差(pì chà):(1). 宋 制,帅臣、监司、郡守奉旨铨选可用人才,奏请朝廷授以实际职务,谓之“辟差”。 宋 岳飞 《奏乞刘錡依旧屯顺昌状》:“右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令 岳飞 依已降指挥,辟差 顺昌府 守臣,日下具名奏闻。”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差除》。(2).差使,差派。 宋 杨万里 《晚兴》诗:“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辟草(pì cǎo):开垦荒地。 汉 贾谊 《新书·先醒》:“﹝ 楚庄王 ﹞内领国政,辟草而施教,百姓富,民恒一。”
辟藏(pì cáng):打开藏书之府。《周礼·秋官·司约》:“若有讼者,则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 郑玄 注:“辟藏,开府视约书。”参见“ 辟灋 ”。
辟布(pì bù):古代买卖双方就钱币出入事发生争执,管理市场的胥吏对此加以审察,定其是非曲直,谓之“辟布”。《周礼·地官·司市》:“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敍。” 郑玄 注:“辟布,市之羣吏考实诸泉入及有遗忘。” 孙诒让 正义:“盖凡万民买卖,贾直既定,而所与泉布或与所约之数不相应,或已付贾而物主诈称未付者,皆就其敍,案问其是非也。”
辟驳(pì bó):驳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民报》第四号刻日出版,其中数条,皆已解决。五号以下,接连闢驳,请我国民平心公决之。”
辟兵(pì bīng):(1).躲避兵器伤害。《文子·上德》:“兰芷以芳,不得见霜。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 杜道坚 缵义:“案《万毕术》:蟾蜍五月中杀涂五兵,入军阵而不伤。”《新唐书·越王贞传》:“以 韦庆礼 为司马,署官五百。然胁诱无鬭志,家童皆佩符以辟兵。”(2).防避兵灾。《艺文类聚》卷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綵丝繫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辟兵逢綵缕,却鬼得丹砂。”
辟摽(pì biāo):抚心捶胸。极度忧伤时的动作。辟,通“ 擗 ”。语出《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楚辞·王褒<九怀·思忠>》:“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内伤。” 王逸 注:“辟,拊心貌也。辟,一作擗。” 洪兴祖 补注:“《诗》云:寤辟有摽。注云:辟,拊心也。摽,婢小切,击也。”
辟辟(pì pì):象声词。如手指弹石之声。《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王冰 注:“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肾脉至,搏而絶,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析,乃死。”
鞭辟(biān bì):(1).鞭策;勉励。《朱子语类》卷一○四:“ 顾文蔚 曰:‘且如公有谁鞭辟?毕竟是自要读书。’” 元 熊禾 《谢贡举启》:“虽曰有试而誉,但恐无实以副,某敢不益加鞭辟,无负甄陶。”(2).剖析,分析。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龙谿语录》:“盖 龙谿 天分极高,故其悟入处极透彻,其与人言,层层鞭辟,真能开发神智。”
便辟(biàn pì):亦作“ 便僻 ”。1.谄媚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南史·王晏传》:“﹝ 王晏 ﹞性甚便僻,渐见亲侍,常参议机密。”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韦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辩。”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直隶 ,为帝都者七百餘年,举天下便僻巧媚之士凑集焉,加以从龙入关之裔,驱恣淫佚,恣慢横暴。”(2).指谄媚逢迎之人。《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3).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管子·立政》:“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新唐书·刘蕡传》:“惟忠贤是近,惟正直是用,内宠便僻无所听焉。”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王 则一任 李斯 、 王翦 、 蒙恬 而已,岂无便辟之使、燕昵之謁邪?”(4).善于言辩。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娘为之咏》诗:“丰容好姿颜,便辟工言语。”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刘伯温 如丛臺少年入説社,便辟流利,小见口才。”(5).曲折移动貌。《诗·大雅·板》“无为夸毗” 唐 孔颖达 疏:“然则夸毗者,便僻其足,前却为恭,以形体顺从於人,故云以体柔人。”《新唐书·白孝德传》:“ 孝德 拥二矛,策马絶 河 ,半济, 怀恩 贺曰:‘事克矣。其揽轡便辟,可万全者。’”
膑辟(bìn pì):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史记·周本纪》:“臏辟疑赦,其罚倍差,閲实其罪。”
宾辟(bīn pì):亦作“賔辟”。征辟,征召。 唐 张说 《贞节君碣》:“养徒閭里,不应賔辟。”
参辟(cān pì):三辟。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刑法。《左传·昭公六年》:“ 夏 有乱政,而作 禹 刑, 商 有乱政,而作 汤 刑,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 郑 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 杜预 注:“制参辟,谓用三代之末法。”
阐辟(chǎn pì):开辟,发展。 宋 叶适 《觉斋记》:“障固其公共者使之狭小,阐闢其专私者而更自以为广大也。”
常辟(cháng pì):固定的法规。《魏书·刑罚志》:“礼训君子,律禁小人,举罪定名,国有常辟。”
徵辟: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后汉书·儒林传下·蔡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録者万六千人,徵辟并不就。” 五代 齐己 《闻沉彬赴吴都请辟》诗:“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 谢安 初不就徵辟,夫人 刘氏 见家门富贵而 安 独静退,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徵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章炳麟 《箴新党论》:“ 郭林宗 以在野之士昵邇公卿,虽不应徵辟,终不出於浮华竞名之域。”
成辟(chéng pì):成为国君。《逸周书·世俘》:“维四月乙未日, 武王 成辟,四方通 殷 命,有国。” 朱右曾 校释:“ 武王 既归,成天下君,乃颁克 殷 之命于列邦。”
创辟(chuàng pì):(1).开拓。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 陈子昂 崛起於数百年后,直追 阮公 ,创闢古诗, 唐 诗遂有两体。” 李大钊 《今与古》:“妨阻过去的过失,即是创辟将来的希望。”(2).犹创新。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原道下》:“是篇题目虽似迂阔,而意义实多创闢。”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此篇按时与地立言,乃无一语不创闢,无一笔不俊雅。”
大辟(dà pì):◎ 大辟 dàpì[capital punishment;sentence of death;crime punishable by death] 古代五刑之一,死刑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牒辟(dié pì):以文书征聘。 唐 任华 《送姜司户赴宣州序》:“益令 姜生 有怀 吴会 ,况还家有循陔之庆,移府有牒辟之命哉!”
洞辟(dòng pì):(1).大开。《三辅旧事》:“十二门三涂洞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顾生》:“﹝ 顾生 ﹞合眼时輒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闢。”(2).透辟。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序》:“君憒於外事,而文字窔奥洞闢,自成宇宙,其金水内景者歟!”(3).穿透、打开。 郭沫若 《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在那个时期我在思想上是倾向着泛神论(Pantheism)的,在少年时所爱读的《庄子》里面发现出了洞辟一切的光辉。”
斗辟(dòu pì):见“ 斗僻 ”。
独辟(dú pì):独自开拓;独创。 严复 《译赫胥黎<天演论>序》:“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闕残,无独闢之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五节:“但是 孟子 的仁政学说,含有不少独辟的积极思想,如…… 武王 伐 纣 是诛独夫不是弑君。”
断辟(duàn pì):判罪定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其坚足以断辟,其慧足以惑愚。”
敦辟(dūn pì):敦请,征召。《世说新语·赏誉》“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无名氏 《海内先贤传》:“辟公( 许劭 )府掾,敦辟皆不就。”
多辟(duō pì):亦作“ 多僻 ”。多邪僻。《诗·大雅·板》:“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郑玄 笺:“民之行多为邪僻者,乃女君臣之过;无自谓所建为法也。”《诗·大雅·荡》:“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郑玄 笺:“‘疾,病人’者,重赋敛也;‘威,罪人’者,峻刑法也。其政教又多邪辟,不由旧章。辟,匹亦反。本又作僻。”《晏子春秋·问上七》:“无以多辟伤百姓。”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察 庾纯 、 贾充 之事,而见 师尹 之多僻。”众诸侯。《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辟,设都于 禹 之绩。” 郑玄 笺:“天命乃令天下众君诸侯立都於 禹 所治之功。”
二辟(èr pì):犹言再理,再审。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诗:“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法辟(fǎ pì):(1).法律。《管子·君臣上》:“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韩非子·忠孝》:“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 陈奇猷 集释:“《説文》:‘辟,法也。’”(2).特指刑法。《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终以致败”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故尚书 王经 ,虽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
腓辟(féi pì):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 汉 班固 《白虎通·五刑》:“腓辟之属五百。”
匪辟(fěi pì):同“ 匪僻 ”。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为官者方日资其心思才力,以成其政治;而顾视为化外之人,不一思所以化诲之,听其日习于匪辟,于心何安?而于事又寧有济乎?”
非辟(fēi pì):亦作“ 非僻 ”。邪恶。《礼记·玉藻》:“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邪放非辟,无因入之焉。”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非僻之心生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无事得以编保甲,司教养,销非僻於未萌。”
赴辟(fù pì):应朝廷征召。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明年赴辟下 昭 桂 ,东郊慟哭辞兄弟。”参见“ 赴召 ”。
复辟(fù bì):◎ 复辟 fùbì[restoration of a dethroned monarch;restoration of the old order] 失位的君主复位,泛指被推翻的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
改辟(gǎi pì):见“ 改辟 ”。亦作“ 改闢 ”。另行开拓土地。《孟子·公孙丑上》:“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赵岐 注:“今 齐 地土民人已足矣,不更辟土聚民也。”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治书总论》:“夫有地如 会稽 ,则地不改闢,而教养之政可施矣。”
改辟(gǎi pì):见“ 改辟 ”。亦作“ 改闢 ”。另行开拓土地。《孟子·公孙丑上》:“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赵岐 注:“今 齐 地土民人已足矣,不更辟土聚民也。”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治书总论》:“夫有地如 会稽 ,则地不改闢,而教养之政可施矣。”
高辟(gāo pì):犹大开。 南朝 梁 沉约 《酬孔通直逷怀蓬居》诗:“閶闔既洞启,龙楼亦高闢。”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法川高闢,慈宫峻敞。”
高辟(gāo pì):犹大开。 南朝 梁 沉约 《酬孔通直逷怀蓬居》诗:“閶闔既洞启,龙楼亦高闢。”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法川高闢,慈宫峻敞。”
宫辟(gōng pì):即宫刑。《书·吕刑》:“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鍰。” 孔 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 汉 班固 《白虎通·五刑》:“大辟之属二百,宫辟之属三百。”
灌辟(guàn pì):犹炼铸。 汉 王粲 《刀铭》:“灌辟以数,质象有呈。”辟,一本作“ 襞 ”。
诡辟(guǐ pì):亦作“ 诡僻 ”。1.违反,歪曲。《汉书·王莽传上》:“诡辟制度,遂成篡号。” 颜师古 注:“诡,违也。辟读曰僻。”(2).荒谬邪僻。 宋 刘敞 《上仁宗论龙昌期学术乖僻》:“前日朝廷以 龙昌期 所著书下两制,臣等观其穿凿臆説,诡僻不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 柳宗元 爱《国语》,爱其文也;非《国语》,非其义也。义诡僻则非,文杰异则爱。”(3).新奇险怪。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 宋子京 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鐫,无所顾忌,以至字语诡僻,殆不可读。” 明 方孝孺 《赠郭士渊序》:“ 欧阳修 、 苏軾 亦以是变诡僻险恠之文。” 清 顾嗣立 《寒厅诗话》:“ 钟 谭 《诗归》,尖新诡僻,又似鬼窟中作活计。”(4).乖张怪僻。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盖以其聪明絶异之资,而自信其不该不偏之见,以成其偏奇诡僻之行,则将何所不至!”《红楼梦》第六三回:“ 岫烟 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大马扁》第五回:“他参老师性情诡僻,行为荒谬,如 明 朝 魏阉 一般。”
过辟(guò pì):罪过。《文选·潘岳<西征赋>》:“苟蔽微以繆章,患过辟之未远。” 李善 注:“《尔雅》曰,辟,罪。未远,不离其身也。”
悍辟(hàn pì):凶邪。《吕氏春秋·处方》:“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当位,则下不踰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矣。” 高诱 注:“悍,兇也;辟,邪也。”
阖辟(hé pì):闭合与开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惟其健顺之德,凝五常而无间,合二气之闔辟,备之无遗,存之不失。”(1).闭合与开启。 唐 杨炯 《浑天赋》:“乾坤闔闢,天地成矣;动静有常,阴阳行矣。” 清 恽敬 《说仙二》:“与天地準则与天地闔闢,与古今齐则与古今流行而已矣。”(2).指货物的囤积与抛售。 宋 秦观 《财用下》:“切切焉从事於闔闢敛散之中,则是贱丈夫争锥刀之末耳,岂君子所谓理财者耶。”(3).指文章笔法的变化。 明 宋濂 《题<乌继善文集>后》:“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统,苟无以管摄而闔闢之,则何以尽其变化不测之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二:“夫 屈原 之《离骚》,忧世愤戚,呼天日鬼神自列之辞,其语长短舒纵,抑扬闔闢,辩説诡异,杂错而成章。”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五》:“古诗窘於格调,近体束於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闔闢,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
呵辟(hē pì):喝令避开。辟,通“ 避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李公佐 大历 中在 庐州 ,有书吏 王庚 请假归,夜行郭外,忽值引騶呵辟,书吏遽映大树窥之,且怪此无尊官也。”
洪辟(hóng pì):广开。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推之兴贤育德,将洪闢敬敷之业,无坏无騫而永席祗承之貽,於万於亿矣。”
后辟(hòu pì):君主;帝王。《文选·班固<东都赋>》:“岂特方轨并跡,纷纶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刘良 注:“后、辟,皆君也。” 晋 束晳 《补亡诗》:“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水灾》:“若至於后辟狂妄以自率,权臣昧冒以下专,政不明,贤不章,则苦雨数至,潦水厚积。”
还辟(hái pì):(1).避让貌。辟,通“ 避 ”。《礼记·曲礼上》:“若主人拜,则客还辟避拜。” 孔颖达 疏:“还辟,犹逡巡也。客谦不欲当主人之欲拜己,故少逡巡,迁延辟之也。”《礼记·曲礼下》:“大夫士见於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2).摄政者把权力交还给帝王。 宋 王珪 《皇太后付中书门下还政书》:“皇帝践祚之始,衔哀过情,忽传詔於外廷,请预闻於庶政,载念承邦之重,累申还辟之文,皇衷未回,羣听犹鬱。”
皇辟(huáng pì):(1).古代妇女对亡夫的尊称。《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夫曰皇辟。” 孔颖达 疏:“辟,法也。夫是妻所取法如君,故言君法也。”(2).皇帝。《隶释·汉蜀郡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赫赫皇辟,矜哀下民。”《隋书·王劭传》:“《河图·皇参持》曰:‘皇辟出,承元讫’……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讳辟(huì pì):见“ 讳避 ”。
回辟(huí pì):邪曲不正。《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汉书·王商传》:“ 商 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詔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回辟下媚以进其私。” 颜师古 注:“回,衺也。辟读曰僻。”
豁辟(huō pì):犹开启。 清 谭嗣同 《极蠹歌》:“笈策甫豁闢,蟫蠹正超趠。”
祸辟(huò pì):犹祸罪。《后汉书·张衡传》:“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祸辟也。” 李贤 注:“辟,罪也。”
机辟(jī pì):亦作“ 机臂 ”。捕捉鸟兽的工具。一说为弩身。《墨子·非儒下》:“盗贼将作,若机辟将发也。” 孙诒让 间诂:“机辟盖掩取鸟兽之物。”《庄子·逍遥游》:“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 成玄英 疏:“辟,法也,谓机关之类也。”《楚辞·严忌<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王逸 注:“机臂,弩身也……臂,一作辟。” 明 张居正 《答松谷陈相公》:“机辟盈野,凤翔九霄。”
翦辟(jiǎn pì):犹剪除。 宋 陆游 《蔬圃》诗:“翦闢荆榛尽,鉏犂磊块无。”
剪辟(jiǎn pì):犹剪除。
荐辟(jiàn pì):推荐和征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署》:“ 署 , 宋州 人,少孤贫,不应荐辟。” 明 高启 《戴叔鸾入夏江山图》诗:“归隐初辞荐辟章,西风黄叶满车箱。”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皇帝之所谓保举者,求济世之才也……保举者,即古之荐辟也。”
交辟(jiāo pì):交相征聘。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三府交辟,遇疾辞焉。”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李珏 ﹞丁母忧,庐居三年,不入室,免丧,诸侯交辟,皆不就。”
警辟(jǐng pì):◎ 警辟 jǐngpì[profound, thorough and moving] 言论、意见、见解等,精辟动人见解警辟
精辟(jīng pì):◎ 精辟 jīngpì[pointed] 精深透彻对形势的精辟分析
就辟(jiù pì):就徵。《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 孝基 恶 魏 乃僭窃之朝,耻食其禄,以亲老为辞,不肯就辟。”
开辟(kāi pì):◎ 开辟 kāipì(1) [open up]∶打通;开拓开辟光辉的未来(2) [set up]∶创立开辟航线(3) [start]∶开办开辟专栏
垦辟(kěn pì):亦作“ 垦闢 ”。开垦。《晏子春秋·杂上五》:“ 高 、 国 服其政,田畴垦辟。”《孔丛子·巡狩》:“土地垦闢,养老尊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以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农民辛勤地垦辟着土地,和手工业者共同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见“ 垦辟 ”。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以后能有所启发,如果你看完了辟组词,辟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这篇文章还是不太懂的话,可以多看几遍哈!
本文发布者:万事通,不代表寂寞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owang.com/p/267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imowangmail@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