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韩桂芝给大家讲解下关于三星堆发现了什么文物,三星堆遗址有什么神奇发现的事情,还有遗址,文物,青铜,发现,王朝相关的各种内容,只要你每天都能来,我就能每天整理一些不错的干货分享给你们!
不断挖出震撼的东西,那就证明这里曾经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明。不是没有记载,而是很少。
因为在秦朝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大部分是中原地带的文明,而处于边远地区文明记载的很少。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三星堆遗址就被一户普通的农民,清理自家水沟时无意中被发现。具体发掘过程,如果有网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八月份头条的一篇文章《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考古,没有终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篇我们重点交流三星堆遗址发现的文明,到底是什么文明,为什么记载很少?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年少时曾经在四川生活过很长时间,他曾经在《蜀道难》里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也客观说明了蜀地闭塞的客观环境,阻碍了人们对它的了解。
他曾经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句诗感慨,自己对蜀地早期的历史茫然无知。
人们对蜀地文明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四川盆地被重重大山包围着,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障碍,况且古代交通极不发达。
更重要的原因是史料的匮乏。
公元前316年,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摧毁了古蜀国。之后,秦在古蜀地域强力推行秦文化,使得古蜀文化灰飞烟灭。结果就是,整个先秦时期,史籍上几乎没有留下有关早期古蜀文化的介绍。
直到汉代与东晋年间,才出现了两本重要历史著作——《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
现代人对古蜀文明的了解,只有从这两本书里去搜索一些蛛丝马迹。而三星堆遗址不断地发掘,这些文物也不断地印证这两本书记载的可靠性。
《蜀王本纪》,相传是东汉学术界的著名领军人物扬雄所写,他就是蜀人,留意蜀地历史当然在情理之中。至于《华阳国志》,它是我国第一部方志书,也是公认最权威的记载古蜀历史的史书。记录了从远古一直到东晋时代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
《蜀王本纪》在唐宋以后逐渐的散失,流传到今天的《蜀王本纪》只有1000多字,所记载的古蜀历史很有限,但这已经是古蜀历史最原始、最直接的文献资料了。
按照这两本书的记载,古蜀国最早先王有三个:蚕丛、柏濩、鱼凫。书中记载说三个王各统治了几百年,都成神仙长生不死,按照我们理解,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应该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个各传了数百年的氏族首领的名号,就像匈奴的首领都叫单于一样。鱼凫传到杜宇,杜宇再传开明,到这个开明,就被秦国灭了。从蚕丛到开明,古蜀国总共有12世。
蚕丛氏
说到第一位开国的蜀王叫蚕丛。关于蚕丛活动的具体的地域,两本书里都没有明确记载。但《华阳国志》提到蚕丛的一个有趣特点是目纵,究竟什么是目纵,我们想破头也不知是啥样子。
直到三星堆遗址2号坑的发掘,终于出现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的契机。2号坑出土的三件青铜人面具,他们的眼球都明显突出眼眶,眼球极度夸张,都凸出眼眶达到15厘米以上,看上去这就是古书里所说的目纵了。
1995年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8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考古学家定义为宝墩文化,从出土的文物表明,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但也能制作陶器。这个社会形态已经远远超出原始的氏族制度。宝墩文化古城遗址群不仅揭示了早在4000多年前的蜀地已经出现了早期城市文明的曙光,而且也验证了古籍记载中的“蚕丛时代”并非子虚乌有。
鱼凫王朝
到了鱼凫王朝,他们势力逐渐强大,为了寻找一块更好的地方安居乐业,他们来到了广汉三星堆一带,并选择在这里修建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王朝。
为什么说三星堆与鱼凫有关呢?
鱼凫指的是一种水鸟(鱼鹰或鸬鹚)。而三星堆遗址里正发现了大量的青铜鸟雕像、陶鸟头手柄、金杖纹饰以及鸟形物玉石器等器物。其中,三星堆文化第二期之后的“鸟头把勺”是祭祀礼仪场合舀酒的神器,其鸟头形制与鱼鹰几乎一致。
而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出现的青铜铸造的大型鸟头饰件,通高 40.3厘米。铜鸟头有宽大的钩喙、犀利的大眼和华丽的羽冠,是一件比陶鸟头形柄更为完美高贵的图腾标志物。
此外,在三星堆出土的诸多黄金制品中,1号“祭祀坑”出土的一柄金杖,堪称金器中的绝世珍品。金杖杖身上端有三组人、鱼、鸟图案。
这些人、鱼、鸟图案与鸟头把勺,无不反映出古书人对鸟的关注与尊崇,也很自然的令人想联想到鱼凫。而在四川温江县也确实有个鱼凫城。
我们从确定的开明朝代往前推算的话。鱼凫王朝存世的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而这正好与三星堆文化的2 、3期年代相合,由此可以看来三星堆文化所代表的古蜀文明,自然也就可以称之为鱼凫王朝了。
在三星堆文化里,最让我们震撼的就是门类齐全的青铜器。它包括青铜生产工具、青铜兵器、青铜礼器,还有一批大型的青铜雕像群。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接近一吨。
我们是不是很疑惑,在古蜀国,为什么制造那么多的青铜器?
而且这些青铜器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商王朝相比都毫不逊色,还很有明显地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
《左传》有句很有名的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早期文明,国家的大事就是祭祀与打仗。
鱼凫王朝显然拥有相当强大的军事力量,三星堆遗址出土了玉石兵器和青铜戈。同样,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底座上也雕刻有身穿铠甲的武士像,这些都是重要的实物例证。
甲骨文卜辞里也有很多伐蜀之类的说辞,表明古蜀国与商朝之间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在商周之际,《尚书》里还有记载古蜀国曾经派兵参加武王伐纣的行动。
而三星堆发掘的文物里,更引人注目的是祭祀的青铜器。出土的数百件青铜人物雕像、人头像、人面像、兽面像,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雕像以及黄金面罩、青铜神树等,五光十色,光怪陆离,构筑成一个阴森、威严、凝重、恐怖而又庄严肃穆的巨大青铜空间。
在出土的大型青铜雕像群中,就有一个青铜大立人。他是1986年在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重量达180公斤,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他头戴五齿花冠,粗眉大眼,鼻梁高挺,身着鸡心领左衽长襟衣,后摆呈燕尾形。符合史籍所记古蜀人“椎髻左衽”“其衣服制裁,皆有燕尾”的文化特征。因此,这尊青铜大立人很可能就是蜀人的大巫师,也就是蜀王形象的造型。
在三星堆的遗址的器物里还有一些文物并非产于本地,比如象牙与海贝。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象牙从哪里来的?海贝又是从哪里来的?
很显然不是四川的产物。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云南西南部以及缅甸,印度一带都盛产大象。海贝来源地更加清晰。出土的齿货贝,这种海贝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在三星堆遗址大量出土,显然是古人从印度洋北部地区引入的。
这说明在距今4000年前,存在着一条从四川盆地通往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商路。有人将这条早期中国的商道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大致地勾勒出古蜀文明的发展轨迹。史籍记载不多,但是出土的文物却印证了它记载的可靠性。
我们相信,随着三星堆文物的不断发掘,我们会对古蜀国了解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你们对三星堆文物感兴趣吗,留言评论。
今天我就给朋友们讲到这里吧,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到你,看完了三星堆发现了什么文物「秒懂:三星堆遗址有什么神奇发现」,收获很多,欢迎帮忙分享一下。我在这边先谢谢各位了哈!
本文发布者:万能达人,不代表寂寞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owang.com/p/292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imowangmail@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