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忙,但我还是抽空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的想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还有关于恒星,超新星,白矮星,质量,中子星等一系列实用干货和技巧分享,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老手,都应该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因为里面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其实我们可以在夜晚看到恒星,而夜晚能看到的恒星,几乎都处于银河系内,近日有人捕捉到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和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由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124。
望远镜的中红外仪器(MIRI)揭示了目前围绕恒星的喷射物质的气体和尘埃星云的块状结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这颗位于射手座的恒星正式名称为WR124,质量是太阳的30倍,并且已经脱落了相当于10个太阳质量的物质。
据科学家称,这种转变只发生在一些恒星上,通常是它们爆炸成为超新星之前的最后一步。
周围的星云由已老化的恒星随机喷出的物质和随之而来的湍流中产生的尘埃组成。
韦伯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濒临死亡的恒星罕见而短暂的阶段。
据了解,恒星从中心开始冷却,它没有足够的热量平衡中心引力,结构上的失衡就使整个星体向中心坍缩,造成外部冷却而红色的层面变热,如果恒星足够大,这些层面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产生超新星。
大质量恒星爆炸时光度可突增到太阳光度的上百亿倍,相当于整个银河系的总光度。
恒星死亡后的三种形态
我们常常把恒星的主序星阶段的终结看作恒星的死亡,恒星死亡后最终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三者之一。
怎样的恒星死亡后才会变成白矮星呢?想要死亡后变成白矮星,该恒星就必须是中小型恒星,在死亡过程中形成星壳和星核两部分,星壳向外抛射出去,星核向内坍缩,如果星核质量不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就会形成白矮星。白矮星在高压下,原子被压碎,电子会脱离轨道变成自由电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大约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下。根据理论推测,白矮星大概占总恒星数的10%左右。
而恒星想要变成中子星,那它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质量的8~10倍以上,30倍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恒星在死亡时发生超新星爆炸,爆炸后内核的质量保持在1.44~3.2倍太阳质量之间,最后在高压下,不仅原子被压碎,原子核也被压碎,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压缩在一起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可以进一步演化。当它的能量量消耗完以后,中子星将变成不发光的黑矮星。白矮星其实也可以变为黑矮星,只是时间比较长,需要200亿年。
下面我们说恒星死亡后的最后一种状态,也是最神秘和未知的状态:黑洞。
想要在死亡后变成黑洞,那该恒星死亡前的质量就必须在太阳质量的30倍以上,且爆炸后内核质量在太阳质量的3.2倍以上,这样才能形成神秘而又未知的黑洞。
这些就是本文要分享的全部信息了,希望这些解决方案可以为您的困惑提供一些答案,如果你喜欢濒死恒星演化成超新星前一幕被捕捉这篇文章的话,可以帮忙分享给你的朋友哦!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实自己!
本文发布者:阿依诺,不代表寂寞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owang.com/p/369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jimowangmail@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